带着好奇心,人们积极地探索自己生活的边界,尝试弄清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构造、历史和奥秘;当他们放下手中的劳作,抬头看向天空时,更大的世界将像画轴一样徐徐展开。宇宙像神圣的殿宇,她在天穹上放出光辉,在惊奇的眼睛里,显示她的伟大和辉煌。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

经历数千年的天文地理探索,人们发现,地球之大,普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游历完全;地球之小,相对于广袤的宇宙犹如沧海一粟。而当人们将目光放回自己身上,以及周围的一花一草,我们会发现,生命的诞生像是精密运作的宇宙机器的一次偶然“走火”,生命能出现在地球上,是一种珍稀而美丽的巧合。

我们将去往何处?

人类孜孜不倦地探索远方的未知,一台台精心设计的探测器被送往了天穹的深处,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宝贵的材料。经年累月的材料反复佐证地球和生命的独特性。地球,像是生命唯一的家?而我们在广袤的宇宙里有别的同伴吗?当地球不再宜居后,我们将前往何处呢?这些都是悬置的问题,等待大家慢慢探索。

欢迎大家来到《行星》digital reading课程。 本系列课程主要会向大家介绍太阳系、地球、以及生命三个模块,向大家缓缓揭开行星的神秘面纱。

      在大禹还没有开始治水的时候,在地球的另一边,辉煌的胡夫大金字塔就已经矗立在了尼罗河畔。这一时至今日仍旧伫立、仍旧充满疑云的建筑学奇观究竟是谁建造的?他们为什么要建造它?这群人从哪里来?他们是怎样生活的?金字塔中牛头、狼头、蛇头的形象都是谁?他们是做什么的?

      上完本课程,你不仅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脉络,还能对这些问题背后的宗教意义与社会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觉醒来,我们打开朋友圈和各种新闻APP,试图探求过去的一夜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边感叹科技使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边骄傲地享受空前便捷的社交媒体。

 

在我们通常的认识中,社交媒体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经过两千多年的变革,如今的社交媒体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在《从莎草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一书中,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点产生的社交媒体形形色色,但它们都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分享信息的基础之上,媒介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转的过程,互联网络的雏形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欢迎大家选修《数字化阅读: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课程,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和大家共读《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一书,了解从古罗马到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变化和社交媒体对人类的影响,找到2000年来人类社会中社交媒体的相通之处。

 

本课程通过4个模块的学习,带领大家探寻西塞罗时期、17世纪英国和现代互联网络的相通之处,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介表达工具,感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体会媒介史其实是一个“转推”的过程,人类可以在退转历史的同时创造未来。

 

本课程基于北京大学数字化阅读实验室平台,网址(http://www.owly.com.cn/),采用纯线上学习的方式,锻炼学生从书籍中提取关键信息、在网络和学习中搜寻支撑资料、通过信息在脑海中重构历史片段、使用文字进行生动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